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员任俊山:做好战友的“倾听者”“贴心人”“联络员”
任俊山,1969年2月参军入伍,从军18年,目前是嘉定镇街镇的一名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员。“要当好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员就要为党工作,为退役军人指导好思想;为民工作,为退役军人解决好实际问题。”任俊山如是说。
耐心倾听,做好战友的“倾听者”
嘉定区因为历史特殊原因,有一批1969年的西藏兵。他们曾经在偏远艰苦地区当兵,再加上年纪普遍较大,或多或少有一些疾病,日常看病开销也不小。任俊山所在的嘉定镇街道就有不少这样的老兵。自从成立了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,这些老兵经常会来服务站反映诉求。在一次接待老兵过程中,老兵情绪比较激动,任俊山就微笑着耐心倾听他们讲完,他给老兵端上一杯水,用真诚的语气说着:“战友,不要急,喝杯水,慢慢讲。”当时,那几个讲述的老兵就有点愣了,不说话了。当过兵的同志都知道“战友”两个字在大家心里是什么样的份量,任俊山的一句战友,让情绪激动的他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温暖。随后,他才开始慢慢跟他们沟通详谈,告诉他们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已经为大家专门订制了补充医疗保险,尽力缓解医疗费用压力。
真情相待,做好战友的“贴心人”
老李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常客,他是一名已退休多年的退役老兵,当年退役回到农村并一直在农村生活。一直困扰他的问题是能否享受农村籍退役士兵的生活补助待遇。老李退休时已经农转非了,而且以社保方式领取养老金,虽然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多次答复,但老李就是一直想不通。为彻底解开他的心结,任俊山多次上门与其谈心,通过反复交心,任俊山跟他无形中建立了信任基础,消除了老李的抵触情绪,拉进了彼此间距离,渐渐解开了老李的心结。
多方联系,做好战友的“联络员”
在日常接待中,不少退役军人有就业方面的需求的,特别是50岁左右的退役军人。有一次接待的一对夫妻让任俊山印象深刻。丈夫是退役军人,今年52岁,夫妻俩都没有工作,生活比较拮据。他们来服务站求助,希望帮他们找到工作。50多岁,没有很高的文化和过硬的技能,一个家庭没有收入来源,那种焦急的心情任俊山非常理解。于是他把这个问题反映给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,服务站第一时间让他们添加了街道的就业群,并告知他们多多关注群内的招聘信息。
与此同时,任俊山多次前往街道劳动所,把夫妻俩的生活情况向劳动所的负责同志作了详细说明。最后,经过街道劳动所、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多方协调,为夫妻俩落实了环卫所的工作。夫妻二人还专程前往服务站对任俊山表示感谢,任俊山说:“通过这件事更让我觉得自己这个‘指导员’的工作干得有意义”。